•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中国BIPV联盟(CBA)成立!施正荣博士领衔各大咖、在BIPV思想碰撞中得新共识!

EnergyVoice 2019-06-10 15:35 发文

烽烟微茫雨如流,我乘春风化海鸥。

不愿辞家攀碧树,晴空搏击听箜篌。

            ——领能君


2019年6月4日,中国BIPV联盟(China BIPV Association,简称CBA)成立仪式在上海世纪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共计有100多位光伏、建筑行业的大咖和专家到场参会,共话BIPV未来!Leader Associates 作为联盟的秘书单位,有幸见证这一路光伏行业的成长,创新改变即将发生。以下是Energy Voice收录整理的会议现场各位大咖精彩发言片段。



施正荣(上迈新能源董事长,尚德创始人)



光伏建筑要成为“太阳皮”,皮的最主要功能在于覆盖,是事物被人看到的第一感觉。光伏建筑不仅要承袭传统建筑所追求的“徒有其表”,将光伏建筑做到和传统建筑相媲美的华丽,还有更多能带给客户区别于传统建筑的实用性的额外追求。BIPV如今的发展正恰如其时,十多年来BIPV示范工程的探索促使光伏已到去补贴时刻。


现在发展BIPV的核心不是战略战术问题,是决心问题。我们愿意迈出多大步伐甩开传统能源,将会呈现截然不同的结果。BIPV应是跨行业的,与当年做薄膜以BIPV薄膜幕墙角度为出发点殊途同归。传统光伏组件结构多年来未发生改变,形式上没有大变化的低端BIPV能不能发生质的飞跃需通过与建材公司合作来看结果,这让我想起光伏幕墙有20%透明度的尚德生态大楼。


▲尚德生态大楼 来源:尚德电力


轻量化已是大趋势,复合材料是另一种思路。光伏本身很好但与建筑结合得太丑,这是我们应该去思考解决的问题重点,另外业内的认证还处于跟不上创新的原始状态。上迈目前创新的Solar Skin产品可定制满足顾客需求,易与各种建材集成,创新方向在于便于剪切的具有高灵活性的复合材料,如何以多种具体应用形式多种应用场景的实现(如光伏遮阳、光伏树),给光伏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给客户更多选择。


做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行业的梦想,在探索中前进的光伏行业业已呈现成熟的端倪。目前欧洲消费者易接受新鲜事物喜创新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BIPV的发展,BIPV产业发展多年来还在讨论标准与定义,BI是建筑、PV是发电,促成BIPV多领域的交叉跨界,关键在于政策及时出台支持和行业标准的尽早完善来指明行业方向。BIPV产业化起始5-10年的黄金机遇期不容错过。


仲继寿(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


世界第一个光伏建筑诞生于1996年,BIPV在我国已有13年发展历史。从长远性来看,补贴的市场不能称之为一个市场,短视行为无法解决冒进市场遇到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已达9%,2018年德国可再生能源首次超过煤炭占比达到45%,光伏电价成本已与传统电价成本持平。BIPV的高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建筑不是机器,我们不能自说自话,更不能彼此孤立,BIPV在我心目中的定义是:建筑+光伏+平网,BIPV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BIPV中可激发人类无穷的创意,这是最好的时代;BIPV需要我们在没有经验与先例的前提下不断地探索建设标准、模式,这是最坏的时代。


▲世界第一个光伏建筑——巴塞罗那法布拉图书馆 来源:去哪儿网


2050年国家给出的远景是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达到60%,我们要对BIPV的开发现状与商业模式有清楚的认知,当建筑成为发电站时、让建筑发电成为常态,这一目标任重道远,有赖于各位在以后的路途中孜孜不倦不畏艰难地共同前行。


张矩(汉能集团分布式事业部CEO)


追求绿色建筑零能耗是大势所趋,相对于将BIPV归类为光伏市场我们更倾向于认为BIPV是建筑市场。基于这一认知,汉能在8年的水电领域探索、8年新能源领域创新,目前已有5项发明居于世界前列。芯片科技、新材料是关乎企业生死的领域,汉能已有超过1万项专利。同时我们认为城市最缺的是面积,哪里有面积哪里就是我们寻找产业规模化的方向,在量化市场方面我们的汉瓦、汉墙、汉砖(汉路)、汉伞、汉车,在追求形状、色彩与质感上的统一的同时,我们已有6个300MW的汉瓦投入产线,以精致化来批量生产。


▲汉瓦应用实例:湖南益阳17KW项目 来源:汉能


BIPV不是生产组件,是要讲究定制性与智能制造的。城市端的未来取决于生态价值观,在追求生态回归上,类似雄安新区,建筑造能、造能是基石。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推广BIPV形成自循环,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着眼点。


武振羽(汉能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汉能全球应用产品研发总部首席技术官)


我们目前的现状是没有牵头标准,没有联合。我国的晶硅发展相对晚,而且相关的标准模棱两可、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使用工具来检测,举个例子讲:2018年工信部对薄膜电池组件衰减率规定为25年内不高于15%,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衰减率5年内不高于20%,规定有了但目前仍无检测方法。还存在一个既定事实是行业的标准低于企业的标准。


在与国际接轨方面,有关薄膜要做的国际标准我们国内的行业人都应前去参加。而且现在建筑从业人、光伏从业人都是在各自领域单打独斗,隔行如隔山嘛、互相不懂缺乏沟通。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彼此的合作,这有助于推动各自所在产业的共同发展。在市场还未开始未达成联合就急于推动未免操之过急。


▲薄膜型电池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其实住建部曾推出政策,薄膜曾在一段时间快速发展过,后来政策莫名没了。薄膜在经济性、安全性方面与晶硅相比还较弱,但BIPV的市场巨大,我们统计数据发现立面与屋顶的面积比为5:1,仅靠屋顶是独木难支的。5-10年内市场肯定会爆发,想让市场推动更快起来,在政策方面我们希望政府能给与更多积极有力的支持,欧洲强制推行薄膜技术(立面也利用到)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好的榜样。


崔永祥(赫里欧新能源创始人,联合CTO)


从能源革命技术路线方面来看,我们觉得BIPV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从分布性来看,它本身具有明显的分散式巨量化特征。


能源革命最终落地在于形成能源互联网,电不应单向传输。互联在于互相连通,互相连通在于自发生产自发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输。BIPV是应用模型,是将技术具体化过程的实物展现。BIPV正在建筑功能上不仅不能丧失,而且要强化,这是最重要的点。但是现在许多人在观念上往往又折回到转化率,思维的转变还不够。PV是关乎到观念上的固化改变。


另外我们认为规模化可以使昂贵的东西迅速降本,迅速推广,有利于性价比的提升,而成立产业联合体是促成规模化产业链的有效前提。


殷新建(中建材薄膜事业部部长、副总工)


中建材历来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企业,开始是工程公司,成立的初心在于试水对投入要求低、技术要求高的行业的推进。中建材在自动化方面对自身要求很高,碲化镉发电玻璃成功规模化生产、彩色透光发电玻璃,3-5年内在生产线上会将设备技术发挥到极致。中建材青睐于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在快速成长上选择薄膜在于看到了产业链的延伸带来的可观的可能性。


▲碲化镉弱光发电玻璃 来源:CCTV


我们认为BIPV本身属性和市场在于建筑材料。从可视的建筑载体上看,建筑材料是光伏应用最大的市场。从产业兴起上,不仅要有来自国家的重视、政策的倾斜、人才与技术支持,还需要有联合。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地去开发市场往往耗费的成本是最高的,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也有悖于市场的规律。我们需要在众多恭维中保持谨慎而清醒的自我认识,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不是强国,我们的核心技术还需有大的突破,而且不能停止孜孜以求的探索。因而我们更需要广寻战友,扩大联合。


章放(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主任、高工)


首先很高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光伏应用已取得里程碑式发展。自09年财政部通过两渠道:发改委“金太阳”、住建部“补贴”来解决建筑储能问题,在行政权力上明确了归属能源局,在项目补贴上归划到电价补贴。讲完让大家振奋的话,其实还是有需要我们客观看待的地方要讲的。


首先BIPV在光伏应用上应坚持平衡发展,不能厚此薄彼、不可偏废与光伏或建筑。而且地面电站发展过快,在实际中已处于失衡状态。


其次讲建筑光伏,BIPV在发展初级安装快便捷性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成为建材应是其最终目标,BIPV成为分布式发展的主流在定义上就符合这一本质特征,我们应该回归到这个点上,而且要长久不懈地坚持不动摇。未来的每一个建筑都应是一个发电厂,这趋近他自身要离负荷近的特点。


最后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事情和问题,应用光伏组件建材化,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然会到来。BIPV不是屋顶分布式电站,将“发电站”作为BIPV主体的思维要抛弃,光伏组件要解决的是屋顶隔热保温、年久失修的问题,发电是额外收益,具体的需求点需要具体化来创造市场。建筑存在问题的情况普遍性太大,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将会使我们理性地看到在中国的未来BIPV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可能性。



精彩纷呈的演讲与探讨后,最后达成共识,中国BIPV联盟(CBA)认为:


居安思危是每个时代的个人和团体应该长存脑中的意识,我们不能再做汪洋中的一座座孤礁,想要不被一波波时代潮水屡次冲刷后直至消失,我们必须将彼此串联并立,架成一座座联通的群岛。我们需要建筑与光伏协会达成共识,我们需要组建更多专业性跨行业跨地域的联盟,为BIPV高速发展拓宽道路,加速产业进程。


“众人拾柴火焰高”,抱团取暖早已是全球化浪潮中各国达成的共识,顺应时代潮流BIPV行业成立中国BIPV联盟(China BIPV Association,CBA),为中国打造世界级BIPV新领域作推动杠杆,撬动世界经济天平,拓展经济增长新领域。百家争鸣带来学术上的繁盛,跨行业间的交流也必将促成产业的兴隆。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