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头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图片来自诺诚健华官网。在核心产品奥布替尼成功商业化后,诺诚健华(HK:09969)再次迎来里程碑。9月9日,诺诚健华正式在科创板启动招股,融资金额接近30亿元。二次上市成功后,诺诚健华成为又一家“A+H”两地上市的药企。诺诚健华的二次上市之旅,市场中频传对其这次融资的质疑之声。质疑者认为,截止2021年底,诺诚健华资产负债表中仍坐拥5
内容1734 关注0
锦缎
2022.09.16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图片来自诺诚健华官网。在核心产品奥布替尼成功商业化后,诺诚健华(HK:09969)再次迎来里程碑。9月9日,诺诚健华正式在科创板启动招股,融资金额接近30亿元。二次上市成功后,诺诚健华成为又一家“A+H”两地上市的药企。诺诚健华的二次上市之旅,市场中频传对其这次融资的质疑之声。质疑者认为,截止2021年底,诺诚健华资产负债表中仍坐拥5
有连云
2023.12.13氨基观察
2023.11.10过往繁荣不再,经过了寒冬磨砺后,创新药企变得更加成熟。关于这一点,能够在创新药企商业模式的探索中获得直观感受。 结合当前的复杂形势,在追求更为良性发展的思路上,部分创新药企已达成新共识: 实用主义,即更注重放大自己的核心优势,以加速进入“提速增质”阶段。对于已上市公司而言,其本质在于,追求更良性的发展,对股东更为负责。 两家新生代实力药企于日前的联手,是一个很好的观察
亿欧网
2020.10.06亿欧大健康本周融资消息,2家企业上市,国内外共有10家企业披露融资消息,融资企业业务领域覆盖创新药、AI药物研发、精准医疗及免疫抗体药等。上市9月28日,再鼎医药登陆港股。再鼎医药是一家以Lisence-In(专利授权引进)为主要商业模式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2017年9月,再鼎医药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同日,爱美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爱美客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主要自主研发并销售以透
同壁财经
2024.09.05截至午间收盘,港股通医药ETF(513200)涨0.66%;重仓股普涨,百济神州涨近2%,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跟涨。消息面上,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批件信息,截至8月28日,本月共计有15款新药获批上市,其中10款为首次获批,5款新药获批新适应症。8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新药还创造了多个“首个”记录,比如:中国NMPA批准的首个KRAS抑制剂药物、中国公司研发的首个
新能源正前方
2024.10.30科创板日报
2021.09.27《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金小莫)讯,国内首款CAR-T细胞治疗药物上市后,首名“尝鲜者”已经完成了治疗疗程并达到了医学上的完全缓解、办理了出院手续。在网络上,这被简化为“120万一针,两个月癌细胞清零”。虽有所夸张,但CAR-T起效之快、疗效之强已足够令人惊艳。在商业化应用上,这一神奇的疗法又走到了哪一步呢?9月22日,距离前述CAR-T细胞治疗药物(记者注:商品名为奕凯达)的获批上市已有三个
亿欧网
2020.10.08亿欧大健康10月7日消息,今日嘉和生物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其股票高开21.67%,报29.20港元,截止发稿前总市值为137.11亿港元。嘉和生物是一家正在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聚焦于生物类似药与生物创新药的开发。和很多生物药企业类似,嘉和生物的高管团队也是光环等身,其CEO郭峰博士是辉瑞研发副总监,首席科学官周新华博士是前安进工艺开发总监。值得关注的是,高瓴是嘉和生物的第一大股
动脉网
2018.12.25动脉网第一时间获悉,2018年12月25日,苏州晶云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云药物”)宣布完成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拾玉领投,同创伟业和元禾原点跟投。此轮融资将助力晶云药物继续在药物研发领域深耕和拓展,为国内外创新药和仿制药客户提供专业、可靠、高质量的以药物晶型研发为核心的药物研发方案和研发服务,帮助客户成功研发高质量的药品,让患者早日用上高质量的药。此前,晶云药物曾于2
氨基观察
2025.01.17从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到《我不是药神》,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创新药的高昂价格都成为了患者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好在当专利期一过,价格亲民的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便能进入市场,从价格高昂的创新药手中抢占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 这一转变不仅给众多因无力承担高价药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为药企带来了持续的现金流。 尤其是生物类似药,因其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吸引了众多国内药企纷纷布局。 也确实如此
子弹财观
2024.12.30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左星月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提交注册一年多后,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贝特”)科创板IPO却迟迟没有下文。 公开资料显示,必贝特IPO按下“暂停键”与“踩雷”审计机构有关。 另外,作为创新药企业,公司没有产品商业化,没有主营业务收入的
动脉网
2022.03.14前沿科技企业技术商业化落地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无处不在的风险与难以估计的溢价,通常只能由风险投资机构推动发展。但在之前国内谨慎的二级市场准入原则下,能够接受硬科技创新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很难找到合适的退出机制,不得不寻求香港、纽约等市场上市。缺失的机制下,不少优质企业股权因此向外稀释。形势之下,科创板为投资硬科技企业的机构们铺设出一条新的路径,有效缓解了高新技术股权外流的现状,但申请企业也将面临异常严
动脉网
2022.03.01动脉网第一时间知悉,生物创新药企业苏州蓝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马医疗”或“蓝马”)在近期获得由博远资本、IDG资本共同领投,苏高新创投跟投的数千万美金Pre-A轮融资。公司表示,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进行针对实体恶性肿瘤的TILs疗法产品的工艺开发以及针对多个实体瘤癌种的TILs疗法产品的IND申报。蓝马医疗成立于2020年12月,专注于开发以TILs疗法为核心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从而为广大
资本邦
2021.11.09连续低迷后,今日医药板块迎来反弹。截至午盘,康龙化成上涨7.79%,美迪西、百奥泰、贝达药业上涨超5%,带动创新药ETF(159992)上涨1.31%,成交额超1亿元。数据显示,昨日创新药ETF(159992)资金净流入1.29亿元,连续六个交易日保持资金净流入。中信证券医疗健康产业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认为,化药带量采购常态化,创新研发系核心竞争要素。创新药行业利好政策频出,国家医保目录加快纳入
动脉网
2019.09.28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国庆前夕,动脉网特别策划“医疗创新系列报道”,通过我们对医疗各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报道梳理,试图还原医疗产业在国家倡导自主创新大背景下所取得的成就。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创新药蓬勃发展的五年,2018年药审中心批准了9个国产1类创新药,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批准的国产创新药中不乏代表性产品,如紧随世界步伐的三款国产PD-1单抗,中国首发全球新药罗沙司他,中国自主研发的First i